一、武山縣人民醫院簡介
武山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49年,在六十多年的風雨歷程中,醫院不斷改革與發展,醫療設備先進,醫療科室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專業人才聚集,現已成為武山縣唯一一所集科研、教學、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急診急救于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武山縣城鎮職工醫保、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定點醫院、中保人壽醫療保險定點醫院、甘肅省人民醫院定點協作醫院、天水市衛校定點教學醫院、愛嬰醫院、天水市最具魅力的醫院。
二、醫院信息化現狀
1.財務管理未形成體系
武山縣人民醫院先前也有一套財務軟件系統,但財務的好多工作都還停留在手工核算階段:手工填制憑證,手工填寫報銷借款單、報銷單、多結點審批,預算復合控制,出納付款、財務入賬等業務處理效率低,很難滿足醫院財務的精細化管理要求。
2.缺乏預算控制
在預算管理方案,預算更多是上報給上級管理部門,而非用于日常運營中的過程控制。同樣的預算更多的只停留在職能科室這塊,并未真正落實到業務科室,沒有形成對支出的控制。
3.成本核算系統不完善
在成本核算環節未建立完整的成本核算體系,成本核算、醫院HIS系統、財務系統之間處于各自運行的狀態,這就使得數據采集變得尤為困難,再加上數據采集時仍采用手工匯總的方式,統計周期長,效率低,準確率也無法保證,無法有效的支持成本的核算、考核、分析和評價的工作開展。
4.薪資核算復雜
武山縣人民醫院有7大臨床一級科室、9個二級專業組、一1個重點???、12個醫技科室、9個職能科室,人員類別、職務、職稱體系各不相同,再加上還有臨聘人員、返聘人員及合同工,薪酬標準不同,社保處理方法不同,調薪業務繁多,規則復雜,手工核算下,工作量大不說還容易出錯。
5.缺乏統一的信息系統
缺乏基礎信息統一管理,大量的工作需要手工完成。統計信息無法準確,信息源頭追蹤困難。系統間存在消息傳遞的壁壘,無法實現互聯互通。信息系統建設以部門工作職能為建設目標,缺乏和其他相關業務部門的協同工作考慮。部門間、不同的業務環節之間,靠報表,手工單據傳遞信息還是普遍存在現象。
二、武山縣人民醫院整體規劃
通過人、財、物的統一規劃,建設基于統一的技術平臺及應用平臺,實現以財務管理、成本核算、財務業務一體化等大數據為依據的醫院領導決策分析一體化精細管理。
1.財務精細化管理
總賬系統:處理武山縣人民醫院日常業務憑證的核算、現金銀行存款的管理、醫院各分院的內部往來業務及對賬、月末年末的期末結轉處理、現金流量的分析與查詢、科目余額表等常用報表的查詢與分析業務等,幫助醫院進行財務精細化核算。
固定資產管理:借助固定資產模塊,即從資產采購、入庫、領用、調劑、盤點、保養、設備維修、計量檢驗、報廢等提供醫院資產全生命周期的完整解決方案。
出納管理:通過出納管理:為武山縣人員醫院出納提供管理工具,管理醫院資金、票據的收支業務,通過業務流程、權限、盤點作業、賬表等保證醫院資金收支業務的準確執行,確保資金安全。
2.以預算為主線,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管控
以醫院的戰略目標為基礎,編制醫院的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并將預算分解到各個職能部門和業務科室,成為各個工作執行的目標。
建立基于預算的過程控制與管理體系。在物資領用與采購環節,固定資產采購環節,日常支出環節,按照不同程度的管理要求,實現不同層級的支出控制。實現對于收入、工作量等相關指標目標實現的追蹤。
建立預算分析體系,為下一年新預算的編制提供一定的依據。
3.建立健全成本核算體系
實現以成本為中心的一體化管理:成本管理系統與物流管理、資產管理、薪酬管理、財務管理、收入管理以及HIS系統等無縫集成,成本或收入數據直接傳輸到成本管理系統中形成業務數據,進行成本核算;
同時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優化資源配置,規范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工作,發揮成本核算在醫療服務定價、公立醫院成本控制和績效評價中的作用,提升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4.考勤個稅自動完成
針對醫院不同用工形式人員,靈活設置相應工資、福利賬套,既支持編內人員國家統一的工資制度,也支持編外人員醫院自主工資的工資制度。系統預置了事業單位各類調資業務標準模板,大幅提高調資工作效率及準確性。各科室通過系統分別維護工資相關數據,工資核算中直接調用,各科室數據,系統自動計算。支持各項社保、住房公積金和職業年金的繳費基數及上下限設定、繳費比例調整等,并完整記錄職工帳戶基本信息以及繳納、變更信息,靈活輸出各種保險報表、名冊。
專屬您的優質管理方案,華夏軟件為您高效定制